在經過了很長一段沒有相機的人生歲月後, 終於在前天入手了生平第一台數位相機: Nikon的coolpix s4.
目前分類:生活雜記 (29)
- Sep 26 Tue 2006 09:48
[生活雜記] 數位相機入手
- Sep 20 Wed 2006 13:50
[生活雜記] 倒扁, 挺扁, 辣妹比一比 (輕鬆一下)
在紅杉軍和綠衣軍的戰爭中, 還是有些省心悅目的畫面的....
首先是紅杉軍.
- Sep 12 Tue 2006 13:59
[生活雜記] 被郵局A了五元!
今天早上去寄包裹. 按照慣例, 我在上班途中跑到離家最近的郵局去. 由於在之前, 我一直沒搞清楚「掛號」, 「小包」, 及「包裹」到底有什麼差別, 所以在寄信之前我就先問了櫃台的人員. 以下是我們的對話(藍色字體是我的想法)
我:「我想寄這個包裹. 可否麻煩你秤一下掛號, 小包, 及包裹分別是多少錢?」
櫃:「一共70元. 小包就是掛號. 只是小包比較不會被摔(真的嗎? 懷疑~)」
- Sep 08 Fri 2006 13:08
[生活雜記] 量子檢測
上個禮拜, 在親戚的介紹下, 前去做了一場很奇妙也很有趣的身體檢測: 量子檢測. 量子檢測號稱可以檢測出身體中潛在的病症, 找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自覺吸入的有害物質或過敏原, 以及針對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調配出適合的營養補充品組合. 這個檢測號稱是美國NASA的Dr. Nielson所發明的, 並有著科學及醫學上的基礎做後盾. 無論如何, 我就這個樣地去做了這項檢測啦.
在談檢測過程之前, 我想先來談談所謂的「量子」. 量子, 英文為Quantum, 最早是在1990年由普朗克發展出來, 用來解釋黑體幅射效應(別問我這是什麼, 我也不知道). 所謂的量子, 簡單地來說就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 如光的量子意指光的最小單位. 基本的概念是: 所有的有形物質都可量子化, 如電力或光等等. 現在, 量子已經是物理學上相當重要的研究方向, 許許多多的研究題目都會套上「量子」二字. 由此可見它的重要性.
- Aug 25 Fri 2006 13:33
[生活雜記] 適量就好
今天在網路新聞上, 看到有一則新聞, 標題為「水果醋小心喝, 過頭得胃潰瘍」. 個人覺得在日前腥羶色的新聞風氣中, 這則新聞的標題算是還算中肯的. 最主要的原因, 在於它並沒有直接提「水果醋傷胃」, 而是「喝過頭會傷胃」. 順道, 藉著這則新聞, 我想來談談所謂的「適量」與「過量」的問題.
雖然我並不是所謂的健康專家或食品專家, 但我想提出一個論點: 「任何東西, 不管是再好的東西, 只要過頭都有害」. 舉個最極端的例子來說明好了. 在人體中, 水是絕對必要的元素; 一個人不吃東西只喝水可以活上一兩個禮拜, 但如果連水都不喝的話只能活三四天. 僅管如此, 飲水過量的話仍會發生「水中毒」的現象. 連水都會中毒了, 一般的食物更不用說了. 甚至不提食物的種類, 吃太多對身體同樣也是有害的.
- Aug 21 Mon 2006 13:25
[生活雜記] 無孔不入的記者
今天早上, 抽個空去郵局辦事. 研究院的郵局小小的, 一樓可以寄信, 二樓則是處理金融相關業務. 由於我所辦的事跟存簿有關, 所以一進郵局就往二樓去. 還沒上到二樓, 就發現二樓的氣氛有點奇怪: 怎麼一堆人站在樓梯口張望? 一上去之後, 才發現郵局裡面有兩名記者在那邊四處晃來晃去, 好像想要找人採訪似的. 我馬上恍然大悟: 「這兩名記者是想來訪問匯款給施明德的人」. 由於我發現我必需等上20號才能輪到我, 再加上實在不喜歡看到記者晃來晃去的景象, 所以我當下決定: 明天一早再來吧.
一轉頭, 我下了樓梯, 離開了郵局. 在離開郵局前順便打了通電話給老婆, 告訴她這個「奇景」. 我在想的是: 奇哉怪也, 記者不去台北市比較大一點的郵局, 跑來南港研究院裡面的小郵局是要幹嘛? 難道大記者們覺得研究院裡面的研究人員們會比較積極匯款嗎? 或者是電視台在每一家郵局裡面都派了記者駐紮, 只要有人疑似要匯款給施明德就上前去採訪呢?
- Aug 14 Mon 2006 13:30
[生活雜記] Life's a struggle - 我唯一欣賞的RAP 音樂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 我並不喜歡現代美國流行的RAP 音樂. 管他RAP 歌手多紅多有名, 我都無法忍受RAP 的感覺. 不過, 凡事總有例外. 那是一個美國小留學生--宋岳庭所唱的RAP. 這個歌手根本沒有名氣可言, 而且雖然才華洋溢, 但他一生的遭遇可說是倒霉至極--結交損友, 冤獄, 骨癌等. 最後在2002年逝世, 年僅23歲. 這首歌是家人整理他的遺物時發現的作品.
在我聽來, 這是首用生命唱出來的歌曲. 宋岳庭在這首歌中, 控訴這個世界, 也控訴整個社會的虛偽. 我敢說, 這絕對是首能憾動人心的歌曲.
- Aug 12 Sat 2006 22:02
[生活雜記] 給龍應台教授的一封信
龍教授:
您好。我是8/12日思沙龍活動的參加者之一。首先感謝您與工作團隊籌辦此活動,讓身處於台灣的我們能夠有機會增加國際視野。
我是今天的提問者之一,問的問題內容大致為:「對目前台灣的政治環境中的polarization狀況感到失望,且對目前的大環境感到悲觀。不知能否有方法改善這種狀況?」Plott教授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大概是以為我對現在的執政當局不滿,因此要我們以選票(ballot box)來作出自己的決定。但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有著一些其他看法,願與龍教授分享。
我想,我的悲觀,不只是對執政黨,還有對在野黨,以及對雙邊政黨死忠支持的民眾。這種情況將台灣徹底撕裂,短期內看不到改善的跡象;除此之外,中國大陸這幾年以來的突飛猛進,對比起我們的原地踏步,讓人民對未來感到悲觀。這種情況惡化下去,持早有一天台灣會徹底被邊緣化。到時候,沒有其他國家會重視台灣的地位,而中國大陸也就可以關起門來為所欲為了(正如您說的『關起門來打自家的狗』)。我擔心的是,這種情況短期內看不到解決方案,而島內民眾也跟著雙邊政客沉淪下去。這已經不是選票可以解決的問題,而是牽扯到島內的政客與民眾了。
我,三十歲,目前在台灣工作。但我現在越來越想離開這裡,到國外留學、生活個至少一陣子再說。我覺得身處在島內,只會對島內的情勢持續悲觀下去而已。我不知道這種心態對不對,但至少我現在是這麼想的。
對不住,佔用您寶貴的時間閱讀本文。我只是想與您分享一下自己的想法而已。我也曾參加過之前的思沙龍活動,並以此為題在自己的Blog上發表感想【註一】。願這類的活動能夠增進島內民眾的國際觀與國際思維。
敬祝 快樂
忠實讀者兼聽眾 吳育瑋
【註一】http://www.wretch.cc/blog/karlon&article_id=3726520
- Aug 12 Sat 2006 11:49
[生活雜記] 好書交換活動
今天早上, 破例在禮拜六的早上七點就起床(以往至少睡到九點), 且大老遠地騎到板橋去參加「好書交換活動」. 顧名思義, 這個活動的目的就是讓大家把自己看過的書帶去, 交換別人的人. 由於家裡有著一些看過的, 覺得不需要再保留著的書, 就把這些書拿去參加這個活動了.
先岔題一下. 話說我看書的類型很雜, 從大學到現在, 什麼樣的書都看過. 哲學, 歷史, 小說, 勵志, 財經, 管理....什麼都有. 但我逐漸地發現自己特別偏好看某種類型的書(目前覺得是以歷史, 科學, 以及小說為主). 所以一些以前買的書都擺在書櫃裡, 久久未拿出來翻閱. 因此, 當我一聽到有這個活動時, 我就想到要把那些已經看完了, 不想再看的書拿去換一些自己可能想看的書.
- Aug 06 Sun 2006 22:37
[生活雜記] 張雨生「我的未來不是夢」
上大學以前, 我幾乎不聽國語流行音樂, 對國語歌手也差不多一無所知. 那時知道的藝人很少很少, 張雨生是其中一個. 最近, 在一個特殊的機緣中, 在Youtube 上看到他的「我的未來不是夢」這首歌. 在聽這片MTV時 , 我發覺我自己會不自覺地跟著他的旋律輕聲地唱著. 或許, 是一種認同, 以及一種對他的喜愛吧.
在聽這首歌的時候, 看著年輕時的張雨生, 莫名其妙地有著一股感動. 我記憶中對他最清楚的影像, 莫過於他穿著台大校服的那張照片. 在當時, 這張照片可是讓很多人立定志向要考上台大的動機哩! 在1990年代, 張雨生可算是歌手中, 聲音最清亮, 形象也最為清新的一位了吧.(照片已經找不到了....殘念)
- Jul 31 Mon 2006 14:00
[生活雜記] 寫獎學金申請文件的一點感想
其實呢, 最主要的感想是: 這份文件真是天殺的有夠難寫的啦. 不但字數不能多(最好在兩頁之內), 要「適度地」講述過往的豐功偉業, 還要陳述未來的主要計劃研究方向, 並向評審委員推薦自己. 我已經改到第六次了, 才稍微有點樣子(還沒完稿哩). 因為8/4 (Fri.) 是Deadline, 所以這個禮拜就要完稿. 看來我還有的忙的哩!
在寫這份文件的過程中, 我最深刻的感受, 莫過於設法從評審委員的角度來切入寫作. 在第一次到第五次的嘗試過程中, 我都是以「我」的角度來切入, 因此整份文件中充斥著過往的經歷, 但評審委員可能想看的部分並不多. 因此在寫第六次, 我把筆放下來, 試著把自己想像成評審委員, 並構思他們可能會想看的內容. 在這麼做了以後, 我才明白為何我以往寫的東西並不正確. 所以, 我把我的經驗濃縮到了三段中(雖然可能還是太多), 剩下的兩段用來講述我未來的目標以及研究方向. 我並試著在每一段的開頭很明確地講出這一段的重點, 而這個重點是評審委員可能會想看的.
- Jul 24 Mon 2006 22:49
[生活雜記] 獎學金申請記錄~~
Blog荒廢了一個多禮拜, 我人也消失無蹤. 這一個多禮拜一直在忙一個東西: 寫獎學金申請所需文件.
事情是這樣的. 在兩個禮拜前, 看到研究院內的公文, 得知一個獎學金的訊息: 2007 Fulbrigh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h.D program. 這個獎學金很難申請, 全球只有25個名額. 台灣這邊會由學術交流基金會送出兩個名額出去, 然後美國Fulbright Foundation 會在全球所有的人中決選出25名. 不過這個獎學金的資助內容極為吸引人: 基金會安排美國大學就讀, 三年學雜費全免, 生活費, 書籍費, 研究費, 以及旅費另支. 因為反正不申請白不申請, 又不需要花申請費, 就這麼一頭栽下去了.
- Jul 06 Thu 2006 10:00
[生活雜記] 媒體對院士會議的不及格報導
這幾天在中研院裡頭, 院士會議如火如荼的展開. 許多在國際間有著崇高聲望的院士們都趕回來參加這一項會議. 在看平面或電視新聞報導的時候, 最常看到的人物有三個: 李遠哲, 楊振寧, 以及吳成文. 李遠哲會受到注意是因為他與陳總統之間的政治因素, 本文對此不加以評論. 但我對楊振寧及吳成文受到注意的理由很有意見: 楊振寧是因為他帶了他的妻子--翁帆女士赴會而受到囑目, 而吳成文的報導焦點也集中在他的感情私生活部分. 除了這三個人以外, 鮮少看到其他部分或帶到其他人的報導, 彷彿院士會議就只有這三個人來參加似的.
我對這種只注意私生活的報導特別有意見. 楊振寧以及吳成文都是名震一時的知名科學家, 他們對於科學界的貢獻皆非一般人能及. 舉例來說, 楊振寧與李政道的「宇稱不守恆」理論在1957年獲得諾貝爾獎, 而吳成文則是第一個發現「鋅手指(Zinc Finger)」的人. 可是我們媒體的報導焦點根本不在這上面, 而只圍繞著私生活打轉. 這種報導, 我認為是完全不及格的.
- Jun 25 Sun 2006 12:00
[生活雜記] 最討厭的車種
我是個機車族, 每天騎車上下班. 在我騎了將近十幾年的車以來, 我最怕碰到幾種車. 只要在後照鏡或視線餘光掃到這幾種車, 我就會想辦法避開或乾脆落後. 這幾種車包括了:
1. 計程車. 計程車是所有車種中最無法看出或預測動向的車. 由於搜尋客人的緣故, 計程車常會無預景地靠邊, 減速, 或是轉彎. 這種情況是機車族最害怕的. 我就曾經有好幾次驚險地閃掉靠邊或突然減速的計程車. 現在呢, 我甚至會傾向於盡量騎在計程車的外側, 以防車子突然靠邊.
- Jun 15 Thu 2006 12:00
[生活雜記] 也是來自中時電子報 - 拜託別叫我兒子上街頭
前面已經實驗過無法引用中時Blog的文章了, 那就直接轉貼在下. 原文網址是這裡, 作者是夏瑞紅主編. 這篇文章雖然和我上一篇「多一點體育, 少一點政治」不太一樣, 但都有扯到台灣的病態現象, 所以才把它引述進來.
題外話, 我還滿喜歡看中時夏主編的作品. 我上一篇引述到這裡的「台灣其實很不錯」都是她寫的. 這一篇我想我不用再多作評論, 夏主編事實上已經說出了我想說的話了.
- Jun 01 Thu 2006 10:00
[生活雜記] 帶了條毛巾到辦公室....
我一向有個習慣: 騎摩托車後洗把臉. 或者, 也可以說是怪癖吧. 因為這個習慣, 每天早上到了辦公室後, 第一件事就是到洗手間洗把臉. 我自己研究了一下, 可能是因為騎車時臉上容易沾到一些灰塵(即使有戴口罩還是一樣), 所以每次騎完車後就會想把灰塵大致洗掉. 我這裡所謂的洗臉不是要洗的很乾淨, 或是用洗面乳等等, 只是把水潑在臉上, 抹一抹, 然後找個東西擦乾就行了.
以往, 不管在之前的公司還是這裡, 我都習慣拿擦手紙擦乾. 反正洗手台旁邊就是擦手紙, 滿方便的. 不過, 可能是內心裡微微的環保意識在做祟, 我一直覺得這種用法挺浪費的. 岔題一下. 我一向反對那種洗完手後要用兩到三張擦手紙的作法. 每次看到公共場合有些人一次抽下兩三張紙來, 然後揉一揉就丟掉, 心中總覺得有點反感. 不過因為我自己也會使用(雖然只用一張), 所以也不好說什麼.
- May 22 Mon 2006 11:56
[生活雜記] 換行照驗車風波....
話說我的車子在去年二月的時候被偷了(而且就是回台中公證結婚的那個禮拜....). 幸好, 可能是我的車太舊, 也可能是小偷沒眼光(車齡12年的機車耶....保養的不錯ㄟ), 總之車子在兩個禮拜後就找回來了. 當然啦, 車子被偷的時候曾去警局報案, 接著車子找回來後也去銷了案. 一切聽起來都很美好, 直到最近....
上星期, 老爸打電話給我, 跟我說他接到行照換照的通知, 並且已經匯款過去(通信換照). 孰料上星期四接到另一封信, 意思是我的車子因為被偷過, 必須要去「台中區監理所」驗車後才能換照. 我一聽火就上來了. 憑什麼我要回台中驗車? 所以我就打電話給台中監理所, 監理人員其實還算客氣, 告訴我說可以在台北驗車, 把車子的失竊記錄銷掉後, 她們就會再寄行照給我. 好吧, 也算是另一個變通的方法. 因此我就在今天早上騎著我的車車去台北市監理所....
- May 20 Sat 2006 10:16
[生活雜記] 駙馬? 公主? 皇帝娘?
最近, 與總統府有關的新聞層出不窮. 媒體上沒幾天就可以看到「駙馬」怎樣怎樣, 「公主」怎樣怎樣, 「皇帝娘」怎樣怎樣的. 我對這些目前已進入司法調查階段的事不予置評, 但是我對這幾個名詞卻相當感冒. 每次看到這幾個名詞的時候, 我總要翻翻日曆, 確認一下今年是民國幾年, 然後再想想: 台灣現在還是帝制嗎?
嚴格說來, 這幾個名詞都是君主制度下的產物. 倒也不是說君主制度不好, 世界上仍有許多國家採行君主立憲制, 如英國及日本. 在這幾個國家中, 英國女王和日本天皇都是有名無實的. 真正的權力掌握在他們的總理(如英國的布萊爾, 日本的小泉純一郎)身上. 換句話說, 他們的功用只是「神主牌」而已, 並不具備行政立法司法等權力. 因此, 在這些國家中, 所有的國家治理仍是透過民主程序達成的. 更不要提那些壓根兒沒有皇帝的國家了--你聽過美國人稱布希總統的女兒為「公主」的嗎?
- May 16 Tue 2006 22:32
[生活雜記] 網路報稅經驗談
終於報完稅了. 按照慣例, 我還是透過網路解決一切. 事實上, 因為去年也是使用網路報稅的緣故, 原本以為今年我應該可以駕輕就熟, 兩三下就完成報稅了. 事實不然. 由於我去年結婚, 因為今年是第一次和老婆一起報稅, 光是怎麼在網路上下載兩個人的報稅資料就找了一陣子. 今年報稅時主要碰到的問題有二:
1. 在我的認知中, 應該是所有的扣繳憑單都可以由網路上下載的, 因此我不需要對照扣繳憑單才對. 事實證明我的認知有誤. 網路上下載的資料中不包含「9A-執行業務所得」! 這還是我心血來潮, 特地找出扣繳憑單對照時才發現的. 喵的! 國稅局的員工不是每一張扣繳憑單都可以查到嗎? 為什麼9A的就不給我們下載? 還要我們一張一張找出來對才行. 搞什麼東西?
- May 15 Mon 2006 12:00
[生活雜記] 有關天氣的恆春兮動畫 - 比上一個更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