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國際觀察 (4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目前美國期中選舉的結果已大致底定了. 除了兩個洲的參議院人選還有爭議外, 此次在眾議院及州長的部分, 民主黨可說是大獲全勝. 不過, 如果把這個投票結果視為對民主黨的支持, 似乎言之過早. 財星雜誌(Fortune Magazine)日前即以一篇「Republican need to lose」來說明這個觀點. 大致上來說, 這篇評論的重點如下:

1. 在歷史經驗中, 有不少政黨是嘗到敗選經驗後, 痛定思痛, 推出自我改革方案, 因而在接下來的選舉中獲勝. 這個例子有英國的保守黨, 新工黨, 以及美國在雷根時期的共和黨等等. 如果敗選能夠帶來改革以及自我省思的話, 對共和黨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壞事.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諾貝爾和平獎在日前出爐了, 得獎者是孟加拉「鄉村銀行」的創辦人尤諾斯. 這一篇中時的文章我頗認同的, 就直接轉錄在這邊.

--
向尤諾斯致敬        龔招健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聯合國祕書長安南曾經說過一句話「祕書長的職位是件不可能的工作(an impossible job)」. 因此, 在聯合國祕書長即將改選的時候, 接任的人選也就格外受人囑目. 根據BBC 報導, Ban Ki-moon(不知中文譯名是啥)即將接任聯合國祕書長. 這是聯合國成立以來的第一位東亞裔祕書長, 也是37年以來第一位亞洲人(上一位為緬甸籍).

亞洲人當祕書長, 對整體的國際情勢有何影響呢? 在我看來, 影響層面應可分為以下幾個面向: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泰國, 一個目前已經民主化的國家, 在總理出訪的期間發生了軍事政變. 以軍事將領宋提為首的政變發動者佔據了首都, 並罷黜了泰國總理塔克辛. 目前據說塔克辛準備流亡到英國, 等待後續的局勢發展.

對塔克辛來說, 這個發展過程應該是他所意想不到的. 雖然他並不得泰國中產階級的民心, 但他恐怕作夢也想不到會在出訪期間發生政變. 塔克辛曾經在四月時, 在泰皇的居間協調下承諾要下台, 但卻在五月泰國當局宣佈選舉無效後, 重新回到他的位子上繼續「執政」. 這個舉動激怒了許多人, 而政變也應該是因為這個原因而產生的.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九一一事件滿五週年了. 這幾天, 美國正在籌劃一個大規模的紀念行動, 準備在911 當天盛大舉行. 這場活動一方面是為了紀念911的死難者, 另一方面卻也是共和黨在選情低迷之時, 意圖利用911拉抬自己聲勢的後果. 不過, 撇開選舉不談的話, 911的影響層面仍是相當龐大的. 以下, 我將從多個面向試著談談911對世界局勢的影響.

原本, 在911之前, 人們覺得恐怖主義只局限在某些國家中, 如世人熟知的以色列與巴勒斯坦, 印度與巴基斯坦, 俄羅斯與車臣, 甚至是英國與北愛爾蘭等; 但911事件顛覆了這個想法. 這場事件讓人們知道, 恐怖主義會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在神風特攻隊後, 誰會想到飛機可以用來進行自殺攻擊呢?), 發生在每個國家的後院. 世貿大樓與五角大廈的遭受攻擊, 讓每張電視機前的臉孔充滿驚嚇: 連強國美國的國防部以及貿易中心都有可能遭受到攻擊了, 那還有誰能夠倖免呢? 因此, 恐怖主義自此深殖入人們的心中, 各國人民再也不會覺得恐怖主義是個遙遠的名詞, 而是隨時可能發生的動詞.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日本, 這幾天最轟動的大事, 大概要算是紀子妃生下一個男孩, 日本的皇室終於有後了. 許多日人歡欣鼓舞, 為了皇室的延續而高興. 在我看來, 紀子妃生男孩最大的影響有二:

1. 在雅子妃連生了兩個女兒之後, 包括首相小泉等核心人物原本已經在討論是否要修法, 讓日本出現第一個女皇. 女皇如果真的出現的話, 對於大男人主義盛行的日本人來說, 不啻是一項極大的挑戰. 現在這項修法案想必會隨著小男嬰的出生, 而胎死腹中.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 墨西哥的總統大選剛剛結束, 總統福克斯領導的政黨所推出的候選人贏得最後勝利, 而國際觀察員也宣稱這場選舉「公平, 合法」. 不過, 左翼的政黨顯然不這麼想. 即使法院宣判執政黨選舉結果並無不法, 左翼的立法委員仍然不滿這場選舉結果, 並在福克斯總統要到立法機構報告施政成果的當天佔據發言檯, 使得福克斯總統無法上台報告, 並逼得他在枯等40分鐘以後離開, 轉而利用電視向群眾演說. 這使得墨西哥陷入可能的動蕩期, 而這場抗爭還不曉得何時會結束.

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 每個政治人物都宣稱他們代表民意, 而我相信佔據發言檯的那幾個墨西哥立法委員一定也覺得他們是代表民意; 而我的問題是: 他們代表著誰的民意? 是他們自己, 還是左翼政黨的支持者, 還是全體墨西哥國民? 當BBC 記者在採訪墨西哥人民的時候, 其中一人說「我不敢相信, 我們的議會居然被佔領了!」這說明了至少有部分墨西哥人民不支持這些立法委員的作為. 那麼最合理的解釋, 就是他們至少只代表左派人士的民意, 甚至只是自己的民意!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八月21日的俄羅斯, 發生了一起因種族歧視而引起的爆炸案: 一個亞洲人的市場被埋設炸彈, 造成至少十多人有生命危險. 案發後, 俄羅斯警方抓到了三名嫌疑犯, 他們供稱是因為看亞洲人「不爽」, 才會展開這場攻擊行動. 而這「不爽」的原因, 與亞洲人工作普遍勤奮, 搶走了他們的飯碗有關.

事實上, 這已經不是在俄羅斯的第一場事件了. 在過去數月來, 已經發生了很多以亞洲人為目標的攻擊事件. 可以感覺到的是, 俄國人對亞洲人的敵意正在升高中, 而在俄國的亞洲人亦聲稱他們並不敢在晚上獨自上街或坐地鐵, 怕成為攻擊的對象.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聯合國的推動之下, 以色列及黎巴嫩達成停火協議, 暫時停止戰爭. 有趣的是, 在停火前24小時, 以色列仍在猛烈轟炸黎巴嫩, 而黎巴嫩也發射了至少250枚火箭攻擊以色列. 在停火後, 雙方各自宣布勝利, 以色列總理Olmert聲稱已殲滅真主黨(Hezbollah), 而真主黨同樣也宣稱他們「取得了重大勝利」.

這種「一個停火, 各自表述」的情況, 事實上是最符合雙邊利益的. 因為唯有如此, 脆弱的停戰協議才能撐久一點, 不至於因為一邊的報復攻擊行為而破裂. 不過, 我對停火協議能夠撐多久事實上是相當悲觀的, 因為這場戰爭基本上已經挑起了雙邊的極端主義, 不太可能在短期內弭平. 就算聯合國維和部隊進駐, 在只要有一邊沉不住氣, 我認為再次開戰是遲早的事. 更何況, 聯合國維和部隊的「無用性」眾所皆知. 在好幾個非洲國家都駐紮著維和部隊, 結果內戰還不是照樣開打, 甚至還有維和部隊的醜聞傳出.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這幾天台灣外交上最大的新聞, 大概是查德與台灣斷交這件事. 在事情發生後, 政府官員從上到下口徑一致, 說「這是中共打壓的結果」, 「中共壓縮台灣的國際空間」. 我對這些言論的感覺只有兩個字: 廢話! 中共與台目前仍是敵對關係, 他不設法打壓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才有鬼! 問題是, 台灣這邊有對策嗎? 我們的政府官員及外交人員只會在家裡大聲嚷嚷, 對外卻拿不出一點辦法了嗎?

事實上, 查德並不是首例, 之前的馬其頓已經紮紮實實地幫台灣上了一課了. 在2001年, 馬其頓的風向球逐漸地轉向中共, 而台灣當局在馬其頓宣布斷交之前, 搶先宣布斷交的消息. 這是2001年的事情. 現在都已經2006年了, 在這五年中, 台灣的外交仍在原地空轉, 反倒是中共的操作手法越來越靈活. 因此, 在馬其頓斷交五年後的八月, 台灣再次失去了一個邦交國. 這種邦交國此消彼長的情況, 某種程度上可等同於彼此國力的消長. 不可否認的是, 中共在近年中, 逐漸地掌握了亞洲的事務主導權, 甚至是處理北韓危機的關鍵. 而在安理會中, 中共因為有著常任理事國的頭銜, 而掌握著許多國際事務的生殺大權, 甚至連美英法等強國也得看他臉色. 這是中共目前的國力, 也是台灣外交關係的罩門關鍵.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卡斯楚, 是美國人的眼中釘, 卻是反美國家心目中的英雄. 目前的古巴在卡斯楚統治四十多年以來, 算是世界上少數還堅持共產主義的國家(北韓則是另一個). 這幾個共產主義國家共同的特點, 就是集權統治. 有沒有共產我倒是不確定(因為資訊不透明嘛). 目前的卡斯楚因為開刀就醫, 權力暫時下放. 這應該是這個獨裁者在幾十年以來第一次下放權力吧.

嚴格說來, 我覺得卡斯楚並沒有美國人說的那麼罪大惡極. 美國和古巴最緊張的時候, 算是甘迺迪競選總統時的古巴飛彈危機(後來拍成電影「驚爆十三天」), 而卡斯楚也被美國人描述成一個無惡不作, 非除掉不可的匪類. 但我覺得這完全是美國單方面給他的評價. 古巴在卡斯楚的統治下, 堅持採行共產主義(大概是理想性格的關係吧), 並力抗近在咫尺的強權美國, 不讓美國資本主義入侵. 這麼一對抗就是半個世紀. 無怪乎南美洲等左派國家會奉古巴為精神領袖了.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得以前在聽「那一夜, 我們說相聲」時, 裡面講到一句話: 「小孩玩歸玩, 國家大事照樣發生」. 在我寫獎學金申請文件的這兩個多禮拜中, 雖然我不太理會外界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但以黎間照樣開打, 而且打得難分難捨. 雖然其他大國都設法要居間調停這兩國之間的戰火, 但目前還沒有成果.

我已經在前一篇「以色列, 車臣, 與印度--不平靜的七月上旬」中提過這場戰爭中, 黎巴嫩當局要負最大的責任, 因為戰火是黎巴嫩內部的真主黨所挑起的(綁架兩名以色列士兵). 然而, 目前以色列的進攻行為, 讓人有著「防衛過當」的感覺, 因為以色列不但反擊, 更進一步地揮軍進入黎巴嫩, 似乎想一舉鏟平黎巴嫩似的. 而以色列的進攻行為, 想當然爾地引起了周邊回教國家的不滿, 伊朗總統Ahmadinejad 就放話說以色列「將會因為攻擊黎巴嫩而步上毀滅之路」, 「英國和美國是兩個最主要的幫兇」. 回教的同仇敵愾情緒在這場攻擊行動中已經被挑起了, 如果以色列不罷手的話, 它與周邊國家的戰端將會更加地嚴重.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這一兩個禮拜特別不平靜. 雖然恐怖主義從來都沒有消聲匿跡過, 但是近日來的恐怖行動似乎特別頻繁.

首先是中東情勢的緊張關係. 在以色列, 由於巴勒斯坦近日對以色列的攻擊行動(包括士兵的俘虜以及火箭攻擊), 造成以色列的坦克車再度進軍加薩走廊. 不單如此, 維持了一段時間和平關係的以色列與黎巴嫩之間最近也發生了衝突, 原因是黎巴嫩擄走了以色列的兩名士兵, 意圖用來交換所有以色列牢房中的阿拉伯囚犯. 而以色列想當然爾地不接受威脅, 並派飛機轟炸黎巴嫩的機場及重要據點. 以色列與周邊阿拉伯國家的衝突已經到了一觸即發的地步了. 只要再有比較大規模的攻擊行動(無論是那一方發起的), 則著名的戰事如「六日戰爭」等可能會再度重演.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北韓, 是美國總統布希口中的「流氓國家」之一; 而這個國家的作為也確實讓美國及東亞的鄰國傷透了腦筋. 從去年開始, 包括美國, 日本, 中國, 以及南韓等, 都想把北韓拉上談判桌, 以化解北韓發展核子武器的念頭. 不過, 最近北韓試射七枚飛彈一事, 可能會打亂這些國家的算盤. 在這篇文章中, 我想談談這幾個國家對這場危機的態度, 以及可能採取的行動.

首先是美國. 雖然美國對北韓的領導人金正日相當不爽, 但是現在美國已經無力再發動一支軍隊去制裁北韓了. 目前美國的軍隊已深陷阿富汗及伊拉克的泥沼中, 短時間內應該是拔不出來的. 所以, 美國對北韓的態度可謂「色厲內荏」, 只能在言語上作文章, 而無法真正派兵去懲罰他. 再者, 目前東北亞的國家事實上並不希望美國軍事介入. 一來是這些國家傾向於以和平的外交方式解決問題, 二來也是不希望美國的軍隊再次介入亞洲. 而北韓似乎看穿了這一點, 所以其領導人金正日三不五時就會「挑釁」美國一番, 讓美國氣得牙癢癢的, 可偏偏又不能幹嘛.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前些日子, 美國有名的自由派媒體紐約時報刊出了一系列政府的祕密作為, 包括遍佈在世界各地的祕密監獄, 以及準備對私人的銀行帳戶進行監控等等. 紐約時報的作為激怒了一些以布希總統及錢尼副總統為首的保守派份子. 政府當局放話說紐約時報「任意揭露國家祕密資料, 而這種作法會讓國家陷入危機當中」.

今天, 華聖頓郵報刊出了一則聲援紐約時報的社論. 社論的大意是說在民主國家中, 唯有保障媒體的自由, 方能符合大多數人的利益. 如果沒有自由的媒體(意即沒有言論及出版的自由), 就沒有受啟蒙的民眾(enlightened people). 而布希政府目前的作法正與言論自由背道而馳.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最近一直在看球賽, 所以國際觀察專欄停了好一段時間; 但事實上最近仍有許多的國際大事發生. 最引人注目的, 該算是上個禮拜的Guatanamo Bay(美軍祕密監獄)中, 有三人自殺的事件. 根據報導, 在Guatanamo Bay 中流傳著一句話: 「除非有人在裡面自殺成功, 要不然沒有人會獲釋」. 果然, 在自殺消息傳出後, 各地批美聲浪蜂擁而至; 而美國也因為受不了壓力, 而承諾將在近期內解決該問題.

然而, 美國在自殺事件後第一時間的反應, 仍然讓人覺得他們還想「硬坳」. 美國助國務卿Colleen Graffy 就稱這個行動為「A good PR move」, 用意在於掀起全世界的聖戰行動. 我查不到PR move的意思, 但是在看過上下文的意思後, 這句話應該指的是「戰術行動」. 換句話說, Graffy覺得自殺事件只是囚犯的戰略而已. 此話一出, 批評聲浪四起, 甚至布希政權都不得不公開Graffy 的話語不代表美國的立場.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6/8, 美軍在掌握確實情報後, 對伊拉克實施空襲轟炸, 並成功地炸死了伊拉克最令美軍頭痛的反抗軍領袖: 札卡威(al-Zarqawi). 札卡威在美軍入侵伊拉克後, 即率領游擊隊對包括美軍等外國軍隊進行反抗. 由於札卡威與阿富汗的al-Qaeda 組織有著聯繫(據稱札卡威與賓拉登之間關係密切友好), 他也被美軍視為伊拉克境內必除之而後快的頭號恐怖份子. 此次成功消滅札卡威, 美軍上下無不振奮. 在部分美國將領的心中, 大概認為札卡威 一死, 就可以切斷伊拉克與al-Qaeda 之間的聯繫, 並進而恢復伊拉克的秩序了.

然而, 事情有這麼簡單嗎? 我並不這麼認為. 今年, 有一部由史帝芬史匹柏執導的電影, 名叫「慕尼黑」, 內容在描述1972年慕尼黑奧運, 數名巴勒斯坦恐怖份子闖進奧運會場殺死以色列選手後, 以色列派出殺手進行復仇的故事. 在故事中, 以色列特工艾夫納在殺掉了其中一個領導人物幾天後, 說了這麼一句話: 「我們是把他殺掉了, 但是新上任者更為難纏. 只有一個一個繼續殺下去了.」在這部電影中, 史大導演完整呈現了一個「長江後浪推前浪」的恐怖組織. 為何如此? 因為最根本的原因「家園被以色列佔領」仍然存在, 而這個原因是促使巴勒斯坦人前仆後繼地持續反抗以色列的原因.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最近, 秘魯總統選出來了, Allan Garcia以決定性的票數順利當選. 但是, 他事實上也曾在1985-1990年擔任總統一職, 並把秘魯搞的天翻地覆, 民不聊生. 他的「事蹟」包括: 7000%的通貨膨賬率, 與共產黨反抗軍的血腥對立, 以及貪污. 此次他能再次當選總統, 一方面是運氣(對手無法贏得民心), 另一方面還拜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公開反對之賜(人民普遍對查維茲的言論感到相當不滿). 一般民意普遍支持再給Garcia 一次機會, 希望他能從前一次的經驗中學到教訓, 讓秘魯可以重新成為一個政治穩定且經濟安定的國家.

在歷史上, 有許多總統都是卸任後, 仍持續為一些事物奔走, 並得到比當總統時更高的評價的. 美國第41任總統老布希以及第42任總統柯林頓即為一例. 在老布希任內, 第一次波灣戰爭爆發, 雖然他領導美國士兵打了勝仗, 但是經濟情況變差以及高外債等民生事件讓他無法連選連任成功. 柯林頓任內更是爆發了一些性醜聞事件以及有名的白水案, 並導致國會對他提出彈劾案(雖然最後沒有成功). 但是, 這兩位總統自從2003年開始, 即攜手合作, 為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奔走募款. 在今年的時代雜誌一百大中, 他們兩位卸任總統並列在「英雄」人物中, 理由是他們一起合作, 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以及經驗, 為需要幫助的人(如蘇丹難民, Katrina風災受難者, 以及海嘯難民)募款. 這兩個昔日的夙敵還變成了好朋友. 這是卸任總統比在任時的評價高的其中一個例子.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989年, 我13歲, 就讀國中一年級. 國中一年級的學生, 脫離不了各種大大小小的考試. 就在國一最後一次段考的前一個禮拜, 我正在準備考試時, 無意間看到電視機正在轉播中國大陸天安門的狀況. 我聽到槍聲從電視機中傳來, 看到天安門廣場上的人群一哄而散的畫面, 還有那個學生以肉體阻檔一隊坦克車前進的畫面. 電視中同時傳來了很悲傷的音樂:

矇上眼睛就以為看不見
摀上耳朵就以為聽不到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自從2003年入侵伊拉克以來, 該地區一直處於不平靜的狀態. 至今, 已有一千多名美軍陸戰隊以及數萬名伊拉克人民喪生. 在之前, 美軍一直堅持他們所執行的任務對伊拉克有正面的幫助. 不過, 在一個名為Haditha 小鎮發生的事, 可能會改變這個說法.

Haditha 是個只有不到十萬人的小鎮, 其位置在巴格達的西方. 在這個小鎮上, 傳出美軍疑似屠殺當地居民的情形. 事情是發生在2005年底. 11月9日, 有一顆放在路邊的炸彈炸死了一名開吉普車的美國大兵. 美國軍方的說法為「在炸彈事件後, 車上的其他士兵遭受到遊擊隊的攻擊, 士兵立即反擊. 事件共造成一名美國士兵及15名居民的傷亡」. 然而, 透過一名當地記者的採訪, 事實真相似乎並非如此.

karl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