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秘魯總統選出來了, Allan Garcia以決定性的票數順利當選. 但是, 他事實上也曾在1985-1990年擔任總統一職, 並把秘魯搞的天翻地覆, 民不聊生. 他的「事蹟」包括: 7000%的通貨膨賬率, 與共產黨反抗軍的血腥對立, 以及貪污. 此次他能再次當選總統, 一方面是運氣(對手無法贏得民心), 另一方面還拜委內瑞拉總統查維茲公開反對之賜(人民普遍對查維茲的言論感到相當不滿). 一般民意普遍支持再給Garcia 一次機會, 希望他能從前一次的經驗中學到教訓, 讓秘魯可以重新成為一個政治穩定且經濟安定的國家.
在歷史上, 有許多總統都是卸任後, 仍持續為一些事物奔走, 並得到比當總統時更高的評價的. 美國第41任總統老布希以及第42任總統柯林頓即為一例. 在老布希任內, 第一次波灣戰爭爆發, 雖然他領導美國士兵打了勝仗, 但是經濟情況變差以及高外債等民生事件讓他無法連選連任成功. 柯林頓任內更是爆發了一些性醜聞事件以及有名的白水案, 並導致國會對他提出彈劾案(雖然最後沒有成功). 但是, 這兩位總統自從2003年開始, 即攜手合作, 為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奔走募款. 在今年的時代雜誌一百大中, 他們兩位卸任總統並列在「英雄」人物中, 理由是他們一起合作, 利用自己的知名度以及經驗, 為需要幫助的人(如蘇丹難民, Katrina風災受難者, 以及海嘯難民)募款. 這兩個昔日的夙敵還變成了好朋友. 這是卸任總統比在任時的評價高的其中一個例子.
另外, 烏克蘭的亞努柯維奇(Yanukovich)也是一例. 他在2005年競選總統時, 因為以一些手段試圖逼迫當時另一個總統參選人尤申科退出, 因而在國內及國際上留下臭名. 然而, 今年以來, 因為尤申科政府貪污及弊案的傳聞不斷(好像和國内的情況有點像....), 亞努柯維奇的聲望也隨之開始走高, 甚至有人要他出來再次競選下次的總統. 雖然他不一定會當選, 但是他的聲望已經比2005年高出很多了.
其實, 總統卸任, 不一定就代表政治死亡. 即使是像亞努柯維奇這樣在2005年臭名遠播的人, 也能夠在之後扳回一成. Allan Garcia就更是奇筢了. 他在任內將國內事務搞的那麼糟, 但是人民仍然願意再給他一次機會. 我想我們不能說人民健忘, 該說或許是他的對手太不爭氣了吧.
- Jun 08 Thu 2006 22:30
[國際觀察] 一個失敗總統的重新當選 - Allan Garcia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