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華聖頓郵報有一篇有點意思的社論, 叫作「民主的代價」. 內容在評論近日Hamas 贏得選舉這件事. 文章重點大致如下:
「雖然有部分人士將Hamas 的勝選視為美國中東政策的悲慘後果, 但其實選舉對中東的民主化是有著正面幫助的. Fatah 的敗選有一部分必須歸因到Arafat 時代的貪污, 官僚, 以及任用近親(Cronyism) 等腐敗政治. 人民選擇了Hamas , 某種程度上代表了他們對Fatah 的失望, 因而用選票將執政黨趕下台, 而這是在非民主時代無法作到的事. 雖然Hamas 的上台某種程度意味著中東和平進度的倒退, 但是長期來看, 民主化還是可以對激進份子產生一部份的制衡作用.」
我覺得這篇文章寫的還算中肯. 雖然我對美國在中東推行民主政治的手段不太認同( 如伊拉克戰爭等), 但是或許民主可以讓中東的各獨裁政體以及激進份子有所顧忌. 畢竟, 權利一旦回到人民手上後, 比較有可能將一些貪污腐敗或是過於激進的政黨團體趕下台. 當然, 民主並不完美. 現今實施在全球的民主政體還是有著許多的缺點. 但無論如何, 它還是到目前為止缺失最少的政體.
其實, 中東地區之所以會形成今日的獨裁政治以及激進團體, 原因相當的複雜. 第一個原因當然就是回教. 雖然印象中當初穆罕默德創立的回教教義並不贊同暴力手段, 但是大凡宗教都有一個共同的問題: 死守教義教條而不知變通( 不只回教, 全世界的宗教都一樣); 再加上某些激進派人士對教義的錯誤解讀, 而形成激進份子的形成.
第二個原因, 我覺得和宗教衝突有關. 這裡指的, 當然就是泛基督教世界( 天主教, 基督教, 以及猶太教) 與回教的衝突了. 這衝突始自十字軍東征, 而最近的衝突來源則為二戰後的以色列復國. 回教世界認為猶太人等「異教徒」佔據了他們的聖地, 因而不惜發動戰爭要奪回他們的聖地. 當時的西方社會又一面倒地不斷袒護以色列. 在這種氛圍下, 自然容易形成以暴力手段為宗旨的激進團體.
第三個原因, 我覺得是中東地區的被邊緣化. 從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以來, 西方國家就一直在朝工業化, 資本化的方向前進; 但當時的中東地區並沒有趕上這個熱潮. 因而形成了西方社會對中東地區的輕視與忽略. 在這種情形下, 中東地區的人民容易因為被忽略而心生憤慨, 近而對西方世界產生敵意. 這有點像是在社會邊緣討生活的人對中堅份子的敵意.
我覺得自從911事件後, 西方世界開始試著去了解中東世界. 這是一件好事. 沒有了解, 人們永遠會活在彼此誤解中. 孫子兵法「謀攻篇」曰「上兵伐謀, 其次伐交, 其次伐兵, 其下攻城. 攻城之法, 為不得已」. 或許這句話可供打著反恐大旗的西方世界參考.
- Feb 04 Sat 2006 19:51
[國際觀察] 民主的代價 - 華聖頓郵報社評有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