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上一篇「當不婚成為趨勢」後, 接下來我想再談談不生小孩這件事. 其實, 從以前開始, 就已經有人堅持不生小孩了. 這些人通稱為「頂客族」, 也就是「DINK - Double Income No Kids」. 不過, 在以前的社會中, 頂客族並不是很多. 主要是因為在以前, 生小孩普遍被認為是義務, 所以如果那對夫妻不生小孩的話, 往往會一再地受到長輩的關切. 中國以及台灣社會還有一個特色: 喜歡生兒子. 所以在傳統的華人社會, 生女兒是不算數的, 一定要生出兒子才行. 或許這跟中國講究的「香火傳續」有關吧.
而現在, 隨著觀念的開通發達, 不但生男生女一樣好, 甚至沒有小孩也可以. 當然, 這個觀念與老一輩人的觀念是互相抵觸的. 所以我們偶爾還是可以看到有婆婆抱怨媳婦生不出兒子來, 「不能傳遞香火」; 或是抱怨兒子不生小孩, 「不能含貽弄孫」. 這種情況的發生, 是因為台灣社會這方面的觀念正處於轉型期, 年輕人與年紀較大的人想法觀念差距太大, 所以才會發生這種情況.
事實上, 在一部分年輕人的觀念中, 「香火延續」已經落伍了. 對他們來說, 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人生, 而不是整個家族的延續. 大家都知道, 養育小孩的過程某種程度上會妨礙夫妻追求自己的夢想, 因此比較重視夢想的年輕夫婦寧可捨棄小孩, 轉而追尋自己的夢想.
當然, 這是有利有弊的. 因為小孩的養育, 同樣是一種人生經驗. 決定不生小孩的夫婦, 就無法體驗到這種人生經歷. 不過正如我在前文提到的「有了婚姻, 會有著一種人生經驗; 但沒有婚姻, 也是另一種人生經驗」, 我在這裡也可以說: 有了小孩, 會有著一種人生經驗; 而沒有小孩, 也是另一種人生經驗. 當一群人在養育兒女時, 另一群人則前去追尋自己的夢想. 我覺得在多元的社會中, 應該可以容許這兩人族群同時存自的.
總之, 我覺得就和結婚與否一樣, 人們仍然有著選擇是否要有小孩的權利. 不生小孩並沒有錯, 當政府利用統計數據指責那些不生小孩的家庭時, 不妨去深入了解為何這些家庭不要小孩--或者, 學學某些福利國家, 以足夠的福利政策鼓勵人們生育吧!
- Jul 04 Tue 2006 21:38
[Revolution] 生小孩, 必要嗎?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